过去两年里亏麻了的孙正义,乘着AI浪潮又意气风发地回来了,至少他表现的是这样。
据彭博社报道,软银旗下芯片设计公司ARM最早将在美东时间周一提交F-1文件(招股说明书)。本次IPO的目标估值位600亿至700亿美元,计划筹资额为80亿至100亿美元,预计将是今年全球资本市场规模最大的IPO。
(资料图片)
借此次提交招股书,市场可以一窥ARM被软银收购7年来的运营和财务状况,但其中依惯例大概率不会披露估值目标、IPO发行价或发行募集资金的数额。华尔街日报称,软银计划在本次IPO中发行大约10%的ARM股份。
此外,软银近期还以略高于640亿美元的估值从旗下愿景基金手里买回了ARM 25%的股份,这笔交易使愿景基金在ARM上的盈利翻倍,达到160多亿美元。
这次内部交易,目的可能是安抚长期承担愿景基金巨亏的中东LP们,如沙特和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也意味着孙正义为ARM上市押上了所有——如果9月ARM上市时估值没有突破640亿美元,亏损将由软银来承担。
AI推动ARM“指数级增长”?
自2016年收购这家芯片设计公司以来,孙正义一直将ARM视为软银投资版图中“皇冠上的明珠”。随着AI热潮的到来,孙正义开始更热情地谈论ARM在AI领域可能发挥的作用,认为ARM能凭借AI实现“指数级增长”。
六月份,在出席软银股东大会时,孙正义高调宣布软银将转向“进攻模式”,最终会“统治世界”。他对投资者们表示,Arm“是一组人工智能相关公司的中心,可以产生协同效应”,“软银集团85%的资产都是海外人工智能相关公司”。
他当时还说,在过去销声匿迹的7个月里,除了反思自己的投资策略,他还利用AI聊天机器人ChatGPT创造了几百项发明,他相信这些发明可以通过ARM实现。
然而,从孙正义一向惯于嘴上画大饼的历史表现来看,他对ARM前景的吹捧不太值得信任。
在2016年斥资320亿美元收购ARM时,孙正义称,物联网(IoT)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范式转变”,ARM设计的芯片将成为物联网的技术基座。然而,物联网这个概念仅仅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市场遗忘。今天,物联网相关收入只占ARM营收的一小部分。
就AI而言,虽然AI应用的确是有确定性的趋势,但ARM并非如孙正义形容的那样,处于AI热潮的中心地位。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AI炒作的核心仍然是算力和软件板块,ARM最多算是能借英伟达的腾飞喝一口汤:英伟达GPU是驱动AI训练所需数据中心的关键所在,但GPU需要和CPU配合使用,而ARM恰好擅长设计高能效CPU。例如,英伟达新一代数据中心超级芯片GH200,其中就包含基于ARM架构的CPU。
但不同于英伟达在GPU领域的一家独大,ARM在CPU设计领域面临众多竞争对手,如IBM、英特尔和AMD等。并且,CPU只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起辅助作用。
所以,如果说英伟达是AI淘金热的卖铲人,那么ARM就相当于是铲子的众多供应商之一,在整个产业链里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去年,使用ARM技术的设备出货量超过300亿台,ARM平均每台只赚9美分。
考虑到芯片行业如今正处于估值转变的阵痛期,投资者正试图分辨哪些公司将从备受期待的AI热潮中获益,哪些公司将被淘汰出局。因此,也不难理解孙正义硬蹭AI热点的一片苦心。
IPO前夕营收下滑 640亿美元估值能否保住?
ARM的营收主阵地,是手机设备上使用的移动芯片,包括苹果、华为海思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都使用了ARM的移动芯片设计方案。
同样,消费电子市场的不景气也拖累了ARM的营收增长。据金融时报报道,由于智能手机需求疲软,上一季度,ARM营收同比下滑11%。
更值得担忧的是,苹果、高通这些ARM最大客户们,正在转向自研CPU内核(即芯片基本构件),仅使用ARM架构。金融时报称,如果只购买架构许可证,那么这些公司向ARM支付的专利费用就会少一半。由于ARM严重依赖少数大客户,因此客户转向自研内核会给公司营收带来极大打击。
此外,ARM上市节点也正值美股IPO自金融危机后最不景气的一年。今年迄今,美股IPO募资额仅144亿美元,而且,其中1/3都由强生旗下消费者健康部门Kenvue这一家公司贡献。
充满挑战性的IPO前景,令软银积极寻求引入主要投资方,以提振交易者的信心。过去几个月里,包括但英特尔、英伟达、亚马逊、苹果和三星等ARM的客户和合作伙伴都被爆料正与软银磋商参与ARM IPO,但目前尚未有消息官宣。
软银在错过芯片投资热门趋势方面已经有过惨痛教训。六年前,软银购买了AI领头羊英伟达价值30亿美元的股票。如果当时软银没有为了短期利润而抛售,而选择继续持有,那么现在这部分股份的价值将达到500亿美元——可能比ARM上市时整个公司的市值还要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