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机械制造 > >正文

“经济胜利”?美国人说没有感受到

美国财政部日前发表声明预计,今年第三季度美国新债发行净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彭博社:三季度新债发行额将远高于此前预估的7330亿美元。

对于素来“靠债吃饭”的美国来说,发新债还旧债是固定做法,并不新鲜。


(资料图)

问题是,随着美联储不断加息,美国财政的债务成本也在快速走高。而由于党争背景下美政府很难通过增加税收来填充国库,加大发债规模几乎成了获得融资和流动性的唯一手段。

如果按照这个发债力度,今年全年美国公共债务将增加2.7万亿美元以上,仅次于2020年新冠疫情高峰时的增额。

债多了,所有麻烦全来了

事实上,美国财政恶化的征兆越来越明显。

自去年7月至今的一年多时间以来,短期和长期美债收益率持续倒挂。这种异常现象通常被认为是美国经济走势放缓甚至可能衰退的一个重要依据。

经过多年野蛮生长的美债现已突破32万亿美元。今年6月通过的两党债务上限法案虽然暂时避免了美国债务违约,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危机,只是把问题的解决拖到两年以后。

正因两党的政治交易确保了美政府债务上限在2025年1月1日之前将暂停设置,以满足明年11月大选前的政府借贷需求,美国政府在此期间有了“不受限制地借钱”的自由。

△福克斯新闻网:在拜登6月3日签署两党债务上限法案时,美国国债总额为31.47万亿美元。而在债务上限被暂停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联邦借款就激增了近4000亿美元。

而在美国彼得森基金会看来,规模庞大且不断增加的债务“正威胁着美国的经济未来”,因为美国财政政策早就走上了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

如果将32万亿美元债务分摊给美国民众,相当于每户美国家庭负债24.4万美元,每个美国人负债9.6万美元。即使每户美国家庭每月贡献1000美元,这些债也要还上20年。

△彼得森基金会图表

目前,光是美国政府每天需要为巨额国债支付的利息就高达约20亿美元;未来十年,美国政府要付的债息将超过研发、基建和教育支出的总和。

△彼得森基金会图表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近日将美国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从AAA下调至AA+。

这也是惠誉1994年发布该评级以来首次下调美国信用评级。

多位经济专家表示,此次评级下调表明美国国债作为投资品的风险在不断增加,不仅进一步侵蚀了美元的国际信誉,而且最终将危害美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报道截图

彭博社本月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约有三分之二的受访投资者预测美国经济将于明年年底前进入衰退,约有20%的投资者甚至认定衰退今年就会到来。

△彭博社报道截图

关于美国股市,47%的投资者认定当前牛市存在泡沫;超过三分之二的投资者判断,标准普尔500指数仍将深陷收益衰退的困境,且这一趋势还会持续更长时间。

△彭博社报道截图

“经济胜利”?美国人生活越来越难

然而,面对如此惨淡的经济图景,正在努力谋求竞选连任的美国总统拜登却选择性无视,一心兜售他的所谓“拜登经济学”。

△拜登社交媒体帖文:“(目前美国)失业率接近历史最低水平,自我上任以来增加了1340万个就业岗位:这就是‘拜登经济学’。通胀率处于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我们仍在推动经济增长。这不是意外,而是结果。”

虽然近几个月来美国通胀压力出现持续缓和迹象,但通胀率仍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导致广大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

本月早些时候,拜登密集访问了亚利桑那等以制造业为支柱的中西部摇摆州,试图通过兜售“拜登经济学”争取支持。然而实际效果却让他始料不及。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报道坦言,尽管拜登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经济胜利”,但很多美国人并没有感受到。

“如果说和以前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在总统厚颜无耻地称之为‘拜登经济学’的政策下变得越来越艰难。”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截图

尤其讽刺的是,在8月16日、也就是《通胀削减法案》由拜登签署成法满一周年之际,这个饱受各方诟病的“美国优先”式保护主义政策却成了白宫高调庆祝的对象。

路透社报道称,拜登当天借周年之机再次夸耀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清洁能源法案是一股巨大的经济动力,但据调查,许多美国人、甚至是那些拜登的支持者迄今仍不太了解这个已经签署了一年的法案。

就连拜登自己都说,他对法案的名称感到遗憾,“因为它与削减通胀的关系不大”。

△路透社报道截图

路透社和益普索公司本月初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许多在2020年投票给拜登的美国人现在认为,美国经济在拜登的领导下表现糟糕,他们可能不会在明年11月的大选中再次选他当总统。

△益普索公司官网截图

无独有偶。

美联社与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联合创办的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最新民调也显示,只有34%的美国人认为国家经济表现良好;相应地,只有36%的人认可拜登对经济的处理。

而希望拜登再次参选的受访者,只有24%。

△美联社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黄涛

编辑丨杨楠

签审丨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

来源:环球资讯广播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