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李箫
“我的子女都长期在外工作,帮我购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让我可以经常和他们视频通话保持联系。但是手机买到以后,一直都不会使用。如今参加了老年大学开设的智能手机班,老师教的特别详细,还带领我们一起学习拍照片、录视频,我也很快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可以拍拍照片记录生活,也能经常和儿女视频,看看孙子孙女,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太好了!”近日,一名刚刚参加完崇义县老年大学智能手机班的学员张桂香女士说道。
近年来,崇义县聚焦老年教育工作,不断推动“家门口老年大学和教学点”建设,让广大老年人在家门口重圆“上学梦”,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
共享场地,构建“立体式”老年教育网络。建设“家门口老年大学”,必不可少的是场地资源。“既要有充足空间来满足老年人各种学习需求,又要考虑交通距离、上学便利,让课堂真正走进家门口。”县老年大学负责人张继忠说。在城区,县老年大学筹资20余万元进行提升,同时在白天人流量较少的情况下租赁县全民健身中心室内场馆开设太极拳班、柔力球班、舞蹈班等,极大改善了教学条件。在乡镇,利用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作为老年学校的据点,着力打造“半小时步行学习圈”。在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的老年教学点,成为老年教育向村级延伸的“新触角”。崇义县创新“共建共享”场地模式,搭建了城、乡、村三级“立体式”老年教育网络体系。
创新模式,打造“志愿式”老年教育队伍。长期以来,老年教育师资力量的短缺,导致老年教育难上加难。志愿者助教队伍产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去年以来,崇义县充分发挥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作用,通过“知行家”平台,吸纳年轻志愿者加入老年教育队伍,补充教育资源,逐步形成“老年教育专干+青年志愿者”的教育队伍体系。“看着这些叔叔阿姨在我们的帮助下能够快速掌握到一些技能,我们也特别开心,感觉就像帮助自己的父母一样。”青年志愿者黄云感慨道。
与时俱进,设置“精品式”老年教育课程。“小刘,我们几个阿姨想向你学习一下剪纸技术,不知道你能不能开个课程教教我们。”“好啊,没问题!”就这样,金坑乡老年学校的特色精品课--剪纸班诞生了。课程中,老师将授课内容图文并茂的展示在黑板上,再手把手的为学员进行讲解,实现了从“纸间”到“指尖”的跳跃,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不断提高晚年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