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6月3日电 题:“斗拱爷爷”守望山西古建五十余载:“空中课堂”让古建筑不再“冷门”
作者 高雨晴
一身中山装,一副黑框眼镜,手持自制斗拱模型,位于山西太原的千年晋祠圣母殿前,古稀专家王永先开启他的“空中课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凭借对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坚持和热爱,王永先通过“零基础学古建”系列短视频,让古建筑不再“冷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圈粉”不少“Z世代”。他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古建筑文化薪火相传,让中国古建筑文化‘走’向世界。”
山西是中国现存各类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山西仅古建筑就有28027处,约占全省不可移动文物总数量的52%。作为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王永先自豪和骄傲的同时,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图为年轻时候的王永先。受访者供图自1972年踏入文物行业,王永先的“古建保护之路”已踏入第51个年头。他曾冒着严寒酷暑奔波于乡村之间,只为摸清山西古建“家底”,也曾在三九寒天中,用皮尺测绘古建的每一个构件;他曾与佛光寺东大殿相守200余天,也曾在晋祠圣母殿梁架上“飞檐走壁”,感受千年文化历史的穿越。
“能多勘察一处,多抢救一处,多发现一处,就少一处国宝在我们手上毁掉,就多留一份遗产给我们子孙后代。”忆及工作之初参与山西全省文物普查的情景时,王永先如是说。
图为王永先向记者介绍其发表在杂志期刊上的文章。 高雨晴 摄几十年来,王永先参与过五台山佛光寺、晋祠圣母殿、崇福寺、应县木塔等上百处古建保护设计和修缮。他还曾赴德国、法国、日本等20余国进行中外古建筑比较研究,实地考察数千座中外古建筑,拍摄绘制图照数万张,累计行程10万多公里。
为了更好地弘扬古建筑文化,退休后的他,将目光投向年轻人热衷的短视频,并创建古建筑“空中课堂”。
图为王永先和他的自制斗拱模型。 受访者供图“视频中,我一边画图一边讲解,对照自制斗拱模型及建筑实物,实地科普古建筑知识,这种方式受到很多青少年及古建爱好者喜爱,而且效果很好。”王永先告诉记者,起初他抱着尝试的态度拍摄短视频,“没想到现在好几条短视频,点击量均超过百万人次。”
晋祠圣母殿是中国北宋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这里曾留下中国著名“建筑伉俪”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足迹。圣母殿下,王永先录制短视频的一幕,吸引八方游客围观。有游客在现场认出王永先,激动直呼“这不就是‘斗拱爷爷’嘛”。
晋祠圣母殿是中国北宋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高雨晴 摄记者发现,目前,王永先已在百度、抖音、小红书、B站等多个短视频平台注册账号。其中,其在抖音平台的粉丝量短短一个月内从“1000+”涨至“10万+”。有网友留言称“今年要去山西好好看看古建筑”,甚至很多网友表示,希望大学增加古建筑专业。
“一个青少年,看了我的视频后,一分钟就能明白斗拱结构。”在王永先看来,让古建筑文化变得可看、可亲、可摸、可理解,才能让广大文化旅游爱好者更好地了解一座古建筑。
五十余年来,王永先保护、传承、弘扬古建筑文化的初心从未改变。“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古建筑文化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王永先说。(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