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正文

林秦文:与植物做朋友

在野外考察途中,林秦文除了会拍摄看到的植物,也不忘拍下它们的生长环境。图为林秦文镜头里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日乡。

林秦文在野外考察中拍下的胭脂花。

绵头蓟。本文图片均由林秦文摄


(资料图)

走进国家植物园南园,穿过一座座小花园,记者来到了林秦文办公的地方。

林秦文,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2009年博士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植物研究保护工作。

初见林秦文,他的小麦色皮肤首先映入记者的眼帘,这是野外考察给林秦文留下的鲜明烙印。

自从大学时期与植物研究结缘,历经数千个日夜,林秦文与植物之间的友情越来越深。

一张张照片

当植物科研工作者与摄影结合,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

在林秦文身上,记者看到了集二者于一身的能量。

林秦文是一名植物科研工作者,怎样做好植物研究,林秦文从读书时就在探索。

林秦文又是一名植物摄影师,怎样把植物的照片拍好,林秦文也一直在不断学习。

野外考察是植物研究的必修课,原先,要带着纸和笔详细记录考察中的点滴细节,方便之后研究参考,但稍不留心,这些记录就容易破损,而且有时候无法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所见所闻。

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植物科研工作者想到了手边的相机。从最初的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再到林秦文现在用的单反相机,野外考察中的摄影工具也在与时俱进。

林秦文不是最早使用相机给植物拍照的人,但他许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却难能可贵。

在林秦文的办公桌上,单反相机身上有了许多沧桑的“印记”,因为常被带去野外拍摄,这台相机显得老旧了许多,但也带回了许多宝贵的成果。

林秦文打开电脑的文件夹,里面满满的都是林秦文野外考察拍回来的照片。

一个个文件夹按照时间和地点排序,照片丰富而且安排得井井有条。

7000多个物种,近百万张照片,用林秦文的话说,“每一张都是宝贝”。

面对这一张张照片,林秦文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地讲起背后的故事。

“这里面是2022年我去西藏野外考察的照片。”

“这里有我最近几年一直关注的沿阶草。”

……

每打开一张照片,林秦文就打开了一个新的话题。“每一张照片里的物种,都像是自己的朋友一样,有的甚至已经像家人一样熟悉。”林秦文说。

一个个物种

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揭牌,以开展植物资源迁地保护、植物科学研究为主,兼具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等功能。国家植物园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市植物园基础上,经过整合而成的。

林秦文告诉记者:“南园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综合性植物科学研究机构,对标本、活植物、种子的收集、展示,都是基于多年对植物学的研究,建有牡丹、睡莲等6个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

在国家植物园揭牌之前,林秦文就已在植物研究所从事植物收集和分类研究工作多年。

发现新物种,是每个植物科研工作者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对林秦文来说,也是如此。迄今为止,林秦文已经发现10个植物新种。

乍看起来,“10”这个数字并不大,但发现新物种这件事,并非那么容易。

林秦文说,目前我们常见的许多物种已经被发现,想要在野外发现一种前所未有的物种,不仅要靠平时多下功课,有时候也要靠一点运气的眷顾。

2022年1月,林秦文带队赴西藏自治区墨脱县进行野生植物收集考察,在格当乡的一个山坡上,他发现了一种之前从未看到过的植物。

“采集标本带回北京与同行交流后,我发现这是一种没有被描述过的新物种。”林秦文说,“每次发现一个新物种都非常兴奋和激动,就像看到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样。”

近10年,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00种植物新种被命名,“中国每年就有200多个新物种被发现,占了十分之一,”林秦文说,这得益于理念的转变、技术的进步、信息传递的便利等原因。目前,植物新种的发现者除了专业人士,许多基层工作者、一线巡护人员甚至植物爱好者也参与了进来,植物保护与研究的队伍壮大了。

“过去我们更看重对植物资源的利用,现在我们更强调对植物资源的保护。”林秦文说,“过去10年,植物保护研究领域的基础信息建设、理论基础研究等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林秦文说:“尽管发现新物种的概率很低,但并不妨碍我们前行的脚步,每一次野外考察都是与植物深入交流的过程。”

在林秦文看来,发现新物种,更多的时候还离不开与别人精诚合作。“前几年我们关注紫草科植物,有一次国内一名同行发来一种奇怪植物的照片,结合我长期的研究成果,我们一起在期刊上发表了一个属级新记录。”

一段段旅程

每一次野外考察都是一段全新的旅程,每一段旅程都让林秦文更加认识到:每一种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每一种植物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

林秦文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人。每次野外考察,林秦文少则离开家几周,多则一两个月,每年要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漂在野外。

为了充分利用野外考察的时间,每次出发前,林秦文都会制定好考察主题,根据自己以往的研究,做足功课。

到了目的地的住所,林秦文放下行李,背上背包立马就向野外出发。带上科研用具和必要的生活补给,每次的野外考察准备工作看似都是以前的“老套路”,但去寻找的物种却都不尽相同。

在常人眼中,野外考察的条件是十分艰苦的。许多植物生长的地方人烟稀少,要跟它们来一次近距离接触,着实要花费一番功夫。为了提高效率,林秦文通常会就近找地方落脚。林秦文回忆,有一次在云南野外考察,住的是当地老乡家的简易房,晚上外面下大雨,屋里面下小雨。

如今,在林秦文眼中,野外考察的条件已经好多了,路更好走了,能到的地方也更多了。而且,科技手段的加持,也让野外考察有了更得力的助手。

每一段野外考察的旅程,都被林秦文记录在手机里。打开一个特定的APP,之前考察的轨迹、路线等信息一目了然。“这不仅能更方便地回顾以前的考察经历,而且也能对之后的考察提供参考。”

尽管每年有大把时间要去野外考察,但林秦文还不断跟记者说:“到野外考察的时间还远远不够,还要去向大自然多取经才是。”

作为植物研究领域的专业人才,林秦文自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十几年,正赶上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林秦文一路见证了中国在植物保护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更一路感受到了自身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十几年如一日,与植物为友,有植物相伴,林秦文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和生活。对于未来,林秦文有美好的憧憬,“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我们未来的植物保护事业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保护植物,我们一直在路上!”林秦文说。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