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正文

动车组列车公交化开行 科创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划壁垒……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推进

由41个城市组成的长三角城市群,以占全国4%的面积,创造了近1/4的经济总量。近年来,长三角以道路、高铁、港口等完善的基础设施缩短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有赖于交通网络的同城化。

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3749.7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6700余公里。目前,长三角区域内除舟山外的所有地级市均实现“市市通动车”,动车组列车实现公交化开行,“1小时至3小时生活圈”变为现实。


(资料图片)

2023年,长三角铁路建设继续“高歌猛进”,年内计划开通4个项目,计划开工6个项目,续建23个项目。

公路方面,长三角省际断头路第一批共打通17条,主要集中在上海青浦区、嘉定区和金山区;江苏南京、苏州、常州和无锡;浙江杭州、嘉兴、台州和湖州;安徽宣城和黄山等交界地区。

今年6月,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开通,实现与上海地铁的无缝对接。此外,江苏南京至安徽滁州、马鞍山的城际轨道交通也在加紧建设。

航空方面,今年相关航空公司推出了上海浦东至宁波、南京等地的短途航线。

下一步,长三角在交通上的互联互通将更加趋于多元,由原本城市到城市的模式,细化为点到点。各种交通出行方式的通达性日益丰富,也让长三角越来越像“一座城”。

沪苏湖铁路迎阶段性进展

沪苏湖铁路连接上海、江苏苏州、浙江湖州等城市,是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中的骨干线路。整个工程多次跨越高等级航道和道路,其中,位于上海松江的跨斜塘航道斜拉桥是全线跨度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

总台记者 胡祎玮:我现在就在沪苏湖铁路跨斜塘航道斜拉桥,为什么说这段工程难度全线最难呢?在我的右手边是2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沪苏湖铁路,另一边是2条运营时速160公里的沪昆铁路。

在两边列车经过时,不同的时速和载重会导致不同的动荷载分布,造成桥梁的荷载偏心,所以梁体和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成了斜拉桥建设的最大难点。为了克服这一难题,铁路建设方开展了各种技术攻关,“量身定制”专项施工方案。

在信息化手段的加持下,通过精密的布置,使每一条斜拉索能够合理分担偏心荷载,减小对主梁和桥塔的影响。

在每一条斜拉索上包括在整个桥体结构内,都遍布了大量的传感器和监测装置,来时时监测整个桥梁结构的偏移、变形等等参数。现在整条斜拉桥的顺利合龙也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整条沪苏湖铁路正线全长约16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起自上海虹桥站,途经江苏省苏州市,终至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站,共设置8座车站,除了两头的上海虹桥站和湖州站是现有车站外,其余车站都是新建的中间站。

其中一座新建大站,同样也在上海松江,它是在原来2台4线的高铁松江南站基础上大幅升级,扩建为9台23线的松江枢纽,预计在明年年底之前,整条沪苏湖铁路将建成通车。到时从上海到湖州最短40分钟可达,比现有的高铁用时压缩至少一半以上时间,在方便出行的同时,对于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苏州南站:“六边形”枢纽建设正忙

位于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的苏州南站也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有多条重要的线路在此交汇,其中也包括沪苏湖铁路。

总台记者 毛俊:苏州南站建设现场每天有两千多工人在施工,现场一派繁忙。

苏州南站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设计的形态是一个六边形。站内有4条交通干线在此交汇,地下的是预留的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和苏州地铁10号线,地上分别是沪苏湖铁路和通苏嘉甬铁路。

沪苏湖铁路连接了上海、苏州、湖州,总体上是东西走向,通苏嘉甬铁路,连接了南通、苏州、嘉兴,宁波,是南北走向,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条走向的线路汇集,这也是苏州南站设计成六边形的一个原因。

沪苏湖和通苏嘉甬这两条高铁线路,在苏州南站上下十字交叉,通苏嘉甬线在上,沪苏湖线在下,它们高度不同,各有各的站台,有点像地铁换乘站,这一点在国内高铁车站还是比较少见的。而这样多条线路、多层立体交叉,也让苏州南站的建设更加复杂。多家建设单位在这里相互配合,整个工程都是立体施工。

目前,苏州南站范围内的沪苏湖铁路已完成箱梁架设,预计明年沪苏湖铁路通车,苏州南站投入使用,沪苏浙皖的高铁线路将更加密集。

巢马城际铁路加快建设中

从巢湖到马鞍山的巢马城际铁路也进入了关键控制性工程的建设。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沪汉蓉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城际铁路建成后,会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总台记者 任譞:我现在是在安徽马鞍山市境内的长江主航道上方,正在建设中的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的三塔斜拉桥,此时此刻大桥正在进行的是钢桁梁的吊装。大桥的钢桁梁分上下两层,是桥面的主体结构,上层跑汽车,下层跑火车。

整座大桥有121节段钢桁梁,它们如同“搭积木”一样最终拼接出桥面主体。

作为巢马城际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目前巢马城际铁路的建设已经完成了四成,预计将会在2026年上半年通车。

长江把马鞍山市分为了江南江北两个城区,对于江北区域以及合肥东南部区域的人们来说,以往坐高铁去长三角地区,要走曲线,现在有了这条铁路,把原来的曲线变成了近乎直线出行,通行时间也将从原来的一个半小时缩短到半小时至四十分钟。

未来扬马铁路建成后,将连接起巢马城际铁路,也将为安徽新增一条通往上海的便捷通道,全面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沪苏地铁“牵手” 跨城出行说走就走

与高铁相比,城际轨道交通让百姓同城化的体验感更强,它票价便宜、车次多。今年6月,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在昆山花桥实现连接。这条轨交线路,满月就迎来了290万人次,日均9.3万人次。那么,沿线都有哪些好吃好玩的地方呢?苏州台记者刘洋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周末,她带着孩子,以一位普通苏州市民的身份,坐上了开往上海的地铁,跟着她一起去体验一下↓↓

基础科学合作多 沪浙共探宇宙的神秘信号

不仅是轨道上的交通建设,长三角在基础前沿科学研究上也在加速,坚持优势互补,携手打造世界一流的科学中心。来自浙江之江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合作,研究“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世界首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

上海天文台是中国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的牵头单位,之江实验室是国内领先的智能计算高能级科创平台。双方从2022年起开展合作,上海天文台负责整合、提炼多个望远镜的数据,之江实验室则通过智能计算平台进行分析和研究。双方合作的成果入选了去年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之江实验室智能计算平台研究中心博士后 崔玉竹:在我们两者的结合下,可以对快速射电暴的起源做精准的定位,也就是在宇宙的地图上对快速射电暴做一个精准的坐标。

双方的合作不仅仅是科研工作者惺惺相惜,背后更有《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的支持,上海和浙江的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不断加强合作,成立了相关的合作联盟,提升科创研发能力,提质增效。目前,长三角地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4家,科学家们在人工智能芯片、基因工程等诸多项目展开合作。

科研人员协同攻关,不断探寻科技前沿。而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则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拍卖会给出的答案。

长三角G60联席办副主任、G60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贾占锋:我们连续五届举办科技成果拍卖会,今年第五届我们是突破100亿,通过这五届的科拍会,9个城市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方面的科技成果,大院大所的科技成果跟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一个快速对接,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能。

G60科创走廊包括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9个城市,五年来,九城市的经营主体数量占全国的比重从1/18上升到1/1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国比重从1/12上升到1/8,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长近3倍。

长三角科创一体化,打破了行政区划壁垒,搭建起跨区域合作载体,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服务辐射带动能力均显著增强。

“揭榜挂帅”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不断推进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不断推进,截至目前,已集聚大科学装置23个、大型科学仪器超过4万台(套)。去年,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又有了新举措,共同制定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很快,江苏无锡市一家技术创新公司通过江苏省科技厅张榜,来自上海的一家企业前来“揭榜”,共同合作研发智能化水下机器人。

眼下,两家公司正对如何破解水下自主机器人传统网络架构技术难题展开讨论。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海洋装备制造,水下机器人作为新一代海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替代人类完成水下各项高难度作业任务。但受限于深海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以往人工操作的水下机器人操作难度大、效率低。而智能化的水下机器人可以按照程序进行自主作业。

2022年8月,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会议召开,来自长三角20家科技骨干企业的创新需求集中发布,两家企业正是在这次会议上达成协议的,共同合作,完成智能化水下机器人的初期研发工作。

上海某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张定华:通过政府的搭桥能够让我们不同地区的企业有了互相的联系,这样的话能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发展。

江苏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徐彪:我们其实是一拍即合,因为正好是我们需要的,然后给我们来做一些技术的迭代。

目前,两家企业已经在样机上做了多次测试验证,下个月将进入海下试验,测试样机的稳定性。

无锡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鲍静:应该说创新联合协同攻关,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引导建立协同的创新机制,能够大幅的提升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 梁冰:长三角的产业链、创新链是相对比较完整的,科技资源又非常活跃,通过这种创新的平台,把大企业的需求产业链更好地向长三角的区域辐射。

2023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共征集需求130项,经专家评估,将有28项纳入重点揭榜任务清单,相关部门将适时对外发布。

标签:

推荐阅读